
首页/佰创娱乐平台/首页。在全球经济瞬息万变的背景下,棉纱市场亦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根据最新的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12月份,中国的棉纱进口量达到了15万吨,环比增长达25%,然而同比却略显疲软,下降幅度约为3.15%。这一数据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国内外棉纱市场供需变化的趋势,尤其是低支棉纱在整个进口结构中的比重迅速攀升,超过了80%。
在纱线市场中,尤其是对于棉纱这一重要原材料,25S及以下的普梳纱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其中,8S至16S的粗支纱(包括气流纺、环锭纺、赛络纺)进口量增长显著,成为市场的一个新亮点。在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及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中,中高配的粗支纱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布厂与棉纱贸易商的青睐,这一现象在软棉纱(如C40S及以上支数棉纱)进口持续疲软的背景下尤为明显。
佛山、绍兴等地的轻纺企业反馈显示,由于印度OE8S到OE32S连续纱之间配棉的差异较大,加之品牌和大厂的溢价率偏高,FOB/CNF/CIF报价差距也成为了采购商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采购商至关重要的是要货比三家,在价格与质量之间寻找平衡。此外,“见大货再下单”的采购策略也变得越来越流行,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自12月份以来,来自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保税及即期纯棉气纺纱出货情况相对顺畅。这其中,不仅因为这些地区的配棉主要以美棉和巴西棉为主,也由于美金资源报价相较于印度、越南等纱线显示出了一定的价格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东南沿海各地的布厂和贸易商在这一时期不同程度上进行了进口粗支棉纱的补库,以应对节后集中开机的需求。
根据行业调查,自1月下旬以来,中国主港棉纱美金资源的整体报价开始趋于稳定。与此同时,越南、中国台湾、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国的棉纱外盘同样表现坚挺,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由于下游织布厂多数已经放假,生产几乎停滞,棉纱市场的活跃度逐渐降低;另一方面,越南、巴基斯坦等国部分纱厂的开机率有所下降,棉纱的出口能力显著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纱厂与出口企业的挺价情绪更加浓烈。
此外,ICE棉花期货的主力合约持续停滞在66到68美分/磅的区间内,这一价格的稳定也为市场带来了支撑。即使在整体需求减弱的背景下,棉花期货未显著下跌,似乎在暗示未来存在一定的市场预期。
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势,各方观点不一。虽然当前低支纱的进口量正在以单边上涨的趋势发展,但在整体供需关系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市场依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首先,如何有效管控生产成本已经成为当前贸易商必须考虑的焦点。其次,虽然低支纱的需求在快速上升,但如果下游需求未能持续跟进,那么潜在的库存压力势必将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国际棉花市场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棉花价格有可能会受到贸易政策、供需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宜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与市场适应,以降低风险和提升收益。在此背景下,采用科学的采购策略和灵活的市场应对措施,对于行业内部参与者尤为关键。
总体来看,当前进口纱市场正在经历转型升级,尤其是低支棉纱成为了市场的主角。如何把握市场的脉搏,准确识别和应对行业变化,将成为各大棉纱贸易商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在采购策略上,还是在品牌溢价的设定上,均需要向行业内的先进企业和案例学习,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最终推动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随着未来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希望相关企业能够加强市场调研,提升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性,帮助中国棉纱市场在全球经济的大潮中继续乘风破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